您的位置:

首页 >> 公告栏


“炎帝故里·精彩渭滨”全国诗词歌赋词曲作品征集大奖邀您来拿

[ 来源: | 作者: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时间:2022-05-31 | 浏览:8656次 ]

宝鸡市渭滨区地处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宝鸡市的主城区,因濒临渭水而得名,是宝鸡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842平方公里,人口53万。渭滨山水相依,生态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被誉为“炎帝故里”和“青铜器之乡”。渭滨生态环境宜人,有“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之称的秦岭山脉纵贯全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穿城而过,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工业基础雄厚,这里集中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展现现代文明的新风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炎帝祭典”发生地就从这里走向世界。姜炎文化是黄河文化的典型代表,与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密切相关,蕴涵着中华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为更好的讴歌炎帝神农精神,提升“炎帝故里”渭滨新形象,特面向全国举办“炎帝故里·精彩渭滨”诗词歌赋、美文、词曲作品征集大奖赛。通过举办大奖赛活动让更多的炎黄子孙传承炎帝精神,弘扬祖根文化,铸造中华民族之魂。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渭滨区文化和旅游局

渭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渭滨区文化馆

渭滨区非遗保护中心

二、征稿时间

自即日起至2022年7月20日止。

三、征稿对象

全国各地作家、文学爱好者,词、曲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

四、征稿要求

1、内容以讴歌炎帝神农精神为主题,与炎帝神农氏部落生息相关、功德相因、文化相承、精神相延,颂扬炎帝神农功德以及讴歌炎黄子孙、歌颂炎帝故里渭滨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诗词歌赋、美文、词曲均可,要求符合格律,新旧韵均可。一律自撰,立意新颖,遣词文雅。
2、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

五、评奖

在广泛征集各类作品的基础上,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成立专业评审团评选作品,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分类别各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30名。

六、拟定获奖作者待遇

1、一等奖奖金2000元,二等奖奖金1000元,三等奖奖金500元,优秀奖100元。
2、邀请部分等级奖作者代表参加炎帝祭祀大典。

七、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wbqwhg111@163.com

联系电话:0917-8990007

联系人:陶亚兰

八、其他事项:

入选作品由主办单位留用,主办单位拥有使用权(包括用于展播、出版、宣传等公益活动),并不再另付稿酬。

附: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推介文——徜徉秦山渭水.寻根炎帝故里


渭滨区文化和旅游局

渭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2年5月20日


徜徉秦山渭水.寻根炎帝故里

宝鸡市渭滨区地处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宝鸡市的主城区,因濒临渭水而得名,是宝鸡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842平方公里,人口53万。渭滨山水相依,生态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被誉为“炎帝故里”和“青铜器之乡”。

近年来,渭滨区委、区政府始终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加快追赶超越,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激活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释放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年度考核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家级荣誉10多项;荣获省级平安区、省级教育强区、信访“三无”县区、省级文明城区等省级荣誉20多项。

秦山渭水 构筑起渭滨旅游健康发展的骨架和脉络

渭滨生态环境宜人。有“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之称的秦岭山脉纵贯全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穿城而过。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渭滨区70%多面积位于秦岭北麓区域,气候温润,水草丰茂,植被丰富,风光迤逦,自然形成了渭滨城南绿色屏障和城市后花园。区内国家森林公园——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横亘南部,著名的宝鸡八景渭滨独占其六。依托秦岭山脉,形成了石鼓山等4处附属台塬,沿秦岭自西向东,有晁峪河、清姜河、茵香河等12条河流发源秦岭,流入渭河,形成了辖区庞大而遍布的水系网络,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省水平。

渭滨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着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投资环境,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探索建立企地共建绿化模式,辖区先后建成了宝鸡市植物园、炎帝园、渭河生态公园、九龙山坡地公园、长岭怡馨园、姜炎文化广场等公园绿地50多处,辖区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休闲、游憩乐园,森林覆盖率达到72%,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构建起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山水之城的人文生态景观,为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炎帝青铜 积淀成渭滨旅游健康发展的灵魂和思想

渭滨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辖区有各类文化遗存403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其中70%为仰韶文化遗存,累计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7000多件。这里处处流淌着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灵魂深处永不断绝的思想文化传承。

《国语·晋语》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水经注·渭水》记载的姜水、姜氏城就是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与姜城堡,“宝鸡炎帝祭祀大典”2008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宝鸡渭滨也被称为炎帝故里、华人老家。

在渭滨辖区的石鼓山上,有两座建筑闻名遐迩。其一为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收藏文物1.5万余件(组),国家一级文物多达120余件,其镇馆之宝“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词组最早的文字记载,宝鸡城市文化宣传语“看中国来宝鸡”便是因此而来。另一为石鼓阁,是宝鸡市的地标性建筑,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先秦石鼓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

作为炎帝开启华夏文明的肇始之地和中原南北战略要地,这里仰韶、姜炎、青铜、石鼓、古道等文化交相辉映。茹家庄弓魚国墓地是上世纪7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石咀头村发掘的“西周贵族古墓”被列为2013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陈仓蜀道、益州门户“益门雄镇”、铁马秋风大散关、南宋和尚原古战场等文物古迹,有史可鉴,充分彰显丰厚历史文化底蕴。

工商重镇 提供了渭滨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工业基础雄厚是渭滨的显著优势,集中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展现了现代文明的新风采。

渭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位于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站,是欧亚大陆桥进入中国后连接中原、沟通西南和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铁路穿城而过,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从这里始发成都。宝鸡火车站、宝鸡高铁南站座落辖区,连霍、宝平、宝汉高速穿境而过,宝鸡机场也正式步入了建设期。铁路、公路、飞机等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构筑起了文化旅游的绿色通道。

渭滨的发展始于交通,兴于商贸,住宿、餐饮、购物繁荣发达。辖区产业布局合理,火车站、经二路地区已建成围绕甘川宁毗邻地区的小商品集散地,桥南住宿餐饮、高新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区已形成规模,立足关中、辐射西北、西南的商贸中心区加速形成。

这里也是“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要地,国有大中型企业密集。宝鸡6个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上市企业多大5户,宝鸡桥梁、宝鸡钛城享誉海内外,宝石钢管、秦川机床等三户企业进入全国制造企业500强,渭滨GDP已经超过宝鸡市的四分之一。


政府主导 确保了渭滨旅游健康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渭滨高度重视旅游发展,针对辖区丰富的历史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坚持“保护优先、合理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高规格制定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采取政府、社会、民间等多方面参与、多种渠道投资的方式,着力塑造旅游开发与建设新特色。对历史文化遗迹,突出炎帝故里、石鼓圣地、青铜器之乡、西北要塞大散关等重要资源,重点做好文旅融合发展,“炎帝故里、华人老家”声誉传遍海内外。对嘉陵江源头景区、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神沙河省级风景名胜区等秦岭渭河及其各条支流的等优质自然资源,按照政策,实施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策略,整合宝鸡图腾鸡峰山、水利枢纽宝鸡峡等自然景观,重点实施休闲观光旅游,已经成为宝鸡旅游的必到之处。

同时,渭滨坚持旅游品牌打造,积极开展各项文旅活动,推动以文促旅、以节促旅,不断扩大渭滨旅游的影响力。先后编印了《渭滨旅游》宣传册、《渭滨乡村旅游指南》、《渭滨区自驾游指南》等宣传资料,编辑出版了《渭滨乡村“一村一册”丛书》,详细记述了全区每个村的历史沿革、地质地貌、旅游文化、文物民俗等,成为对外交流、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名片。编辑出版《鹿鸣石鼓山》,记述了2013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宝鸡渭滨“西周贵族古墓”出土的300多件文物及历史价值。连年不断组织策划体验、摄影、文艺等系列旅游主题活动,推动旅游持续深入开展。

经过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先后建成中华石鼓园、炎帝陵等A级以上旅游景区6个,渭河公园、古弓魚公园等没有评定级别的旅游景点7个,青铜器博物馆、民俗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公办和民营博物馆6个,冯家塬、解甲滩村、上川村等民俗村7个。去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入境游客近十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百亿元。

企业互动 拓展了渭滨旅游健康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按照国家全域旅游战略要求,渭滨从全域旅游创建着力,积极实施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美食、旅游+体育等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建设上水平。政府规划出整体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搭建好各景区及文旅企业发展的平台,促使企业在一定的框架内自由发展,达到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效果。

各景区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把文化元素不断植入景区建设,融入旅游发展之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旅游品牌的内涵。在茵香河景区,着眼景区配套服务,启动了宝鸡国宾馆、谷口公园、茵香水镇、康养社区、任步武书法艺术馆等文化项目建设,打造集餐饮住宿、休闲养生、艺术交流等多种元素融合的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配套服务设施。

常羊山炎帝陵景区在做好景区服务的同时,针对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需求,积极打造了归根堂,设立姓氏祠堂,呈列家风家训,积极接纳全国各地的研学旅行活动,年均接待全国各地研学旅行活动数十批次上万人,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增强了他们对始祖炎帝认同感和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寓教于旅,形成新的特色,被授予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孝廉文化教育基地。

古大散关景区结合陈仓蜀道和关塞文化、深度发掘老子游学和南宋抗金等文化内涵,举办老子祭拜礼,传扬道德经思想,邀请陕西汉文化研究会,开展汉文化与老子文化学术交流与研讨。同时景区组织专家深入解读陆游与大散关、散关抗金等历史,开展研学活动、演艺赛事、登山活动等,将研学交流与艺术活动相结合,实现了历史、现实、景区融合互动,拓展了旅游内涵。

宝鸡被誉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而渭滨辖区的宝鸡民俗博物馆就是民俗和民间工艺之集大成者,馆藏民俗文化展品1249件,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教育、史料、艺术于一体,运用场景、实物文字、图片、雕塑、展板、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法,向游客近距离全方位展示西府地域文化、民间艺术及宝鸡人的生活世俗、生存智慧和忧深思远的民风民俗。

根据炎帝神农氏“日中为市”的描述,建立的石鼓太阳市和陈仓老街,集文化、美食、休闲、娱乐、旅游、养生、怀旧等于一体,九县九院完整呈现宝鸡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街汇集关中地区各色小吃餐饮,是品味文化,追溯记忆,寻味百年陈仓市井人情的最佳去处。

一幅渭滨旅游画,半部民族兴衰史。来渭滨,感受秦山渭水的生机澎湃,探寻历史文化的脉络渊源,体验现代文明的繁荣富强,来渭滨,共筑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信息来源:区文化馆

编辑:郭飞

责编:王琦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