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
[ 来源: | 作者: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时间:2022-04-06 | 浏览:30565次 ] |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
明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个重要历史交汇点,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机重要,意义重大。这次是我主动提出要来讲讲的,目的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
我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纵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到了近代,列强入侵,内忧外患,农村荒凉,民不聊生。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致力于使农民从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下解放出来。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936年,他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到,“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实现了亿万农民翻身得解放。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图为13日下午,习近平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临时下车,察看粮食作物长势,同正在田间劳作的老乡拉家常。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图为25日上午,习近平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走进葡萄种植园,同农技人员和村民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来到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图为19日下午,习近平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60%。今后15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要从规划编制、要素配置等方面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已经出台,各地要抓好落实,不能玩数字游戏。农民进城务工是个大趋势,要把该打开的“城门”打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进城要符合客观规律,保持历史耐心,不要大呼隆推进,更不要受不正确的政绩观所驱动。
稿件转发自:求是网 编辑:郭飞 责编:王琦 |